婚途初尝涩,28岁德阳小学老师张婷与老公争吵闹离婚,仅结婚一年

资阳 更新于:2025-10-15 07:05
  • Snowara狼王
    结婚刚满一年,德阳28岁小学老师张婷(化名)和资阳工地工程师老公吵到要去民政局——她嫌他“一身灰进门不换衣服”“回家不搞卫生就喊累”,他听不得就提离婚,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,男方家人早劝他“回资阳再找”,她却红着眼眶:“他人不坏,就是经不得说。”

    讲述者是市里一名关注家庭话题的记者,采用第三人称把这件事写下来。说到这里,这可把她急得直抠指甲,眼眶又红了,手里还拿着一堆没批完的作业本。门口那双带着干硬泥巴的工地靴放在鞋架旁,屋里弥漫着粉笔灰和水渍的混合味道,连刚泡的茶都凉了。每次争吵后她都想把所有的委屈写成段子发给闺蜜,但又怕人笑话自己离婚就图个安稳,心里像被绷紧的弦。
    生活的琐碎像细沙,一点点磨着两个人的耐心。白天张婷在教室里对着三十来个孩子喊话,下了班还要回信息、改作业到深夜,眼睛干得发涩;他顶着烈日和混凝土的味道回家,手上总带着活儿的印子,觉得家应该能让他放松,却一进门就被指责。双方的疲惫叠加成看不见的火花,邻居小声嘀咕,父母有时也急了添油加醋,连街坊买菜时的目光都会让人紧张。这样的日子里,谁也不想先低头,怕低头就是屈服。

    他们也试过别的办法,只是不太容易持续。闺蜜建议她换个说法,先肯定再提建议;工友说男人爱面子,别动不动就说他懒;有人把婚姻辅导站的号码给了她,她去打听过,但心里又有点排斥,觉得外人会教条。一次她偷偷在饭桌上多放了一碗热汤,想看看会不会软化气氛,结果他先是愣了一下,然后无语地喝了几口,桌上的沉默像解了一个小结。那天晚上他把外套叠好放进衣柜,张婷看见单纯地觉得自己像赢了一场没有观众的比赛。
    背后有更大的背景在推动这出戏。建筑工地上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和学校里持续的心理消耗,让两种职业的情绪调节阈值不同,大家都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发泄疲惫和委屈。再加上小城里对“男人就该硬”的期待和女人“要顾家”的老派要求,很多问题不是爱不爱,而是不会把脆弱说出来。张婷害怕离开后的孤独,也怕继续这样争吵把自己消磨成别人眼里的碎片,她在这两个极端里摇摆,常常晚上睡不踏实。

    最近他们开始尝试给日常加点仪式感,既不是大张旗鼓也不是彻底转变。早晨他会把带汗的工作服先放到阳台呼吸,晚上她会把一碗简单的汤留到他进门那会儿,谁也不说教谁也不抱怨,只是在惯性里插入一点柔软。小小的改变没有立刻修好所有裂缝,却让争吵的频率慢慢少了。或许婚姻本身就是在这些零碎的让步和试探里,一点点把两个人粘在一起。难道真的就不能多给彼此一点温暖吗?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